上所面临的地形复杂,马车需要经常运输重物,因此,宽大的两轮马车可以避免陷入路面,更加稳定。
虽然四轮马车在某些情况下使用更为方便,但它们的使用场景有限,且车轮较窄,不适合在路况较差的道路上行驶。所以说大明一向倾向于使用两轮马车。如果马车太宽或者四轮马车,就很难在一些狭窄的路面上调头。两轮马车相对来说比较灵活,可以原地调头,而四轮马车则需要更大的空间进行调头。
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,就是马匹等牵引牲畜,即便是现在,大明无论是军队还是民间,都还是很缺乏马匹的,马匹问题一直是制约马车发展的关键因素。四轮、六轮马车需要大量马匹牵引,这不仅增加了饲养和维护的难度,而且使得成本成倍增长。
所以文思院的工匠们认为,这种重载马车是不适合大明使用的。
不过现在朱载坖显然是需要重载马车的,这种马车的运输效率更高,能够更好的为官军补充粮秣等物资,至于道路问题,朝廷现在所修筑的直道就是为了方便朝廷运输物资的。
马匹等牲畜的问题,朱载坖认为还是可以解决的,因为运输粮秣等物资对于速度的需求没有那么大,骡子也可以胜任,而且朝廷已经在培育大体格的驮马了,也在从西洋引进大体格的战马,改善大明骑兵的马匹品质,这些问题应该是可以解决的。
而四轮马车的不灵活的缺点,朱载坖认为是可以接受的,而且也是可以解决的,将前轮相对改小,而后轮增大就是很好的改善四轮马车的转弯性能,虽然仍旧不如两轮马车,但是也足够使用。
所以朱载坖命令文思院研发四轮重载马车,除了为官军运输粮秣等物资之外,更重要的是为了拖曳官军的重炮,火炮现在是官军的火力支柱,但是火炮沉重,往往不能够跟随官军机动,大口径的火炮往往只能用于舰炮或者城防、岸防,所以朝廷虽然能够制造十二斤甚至更大的火炮,但是对于官军来说,野战伴随火力仍然是以三四斤火炮为主,要想提高官军的火力强度,运输工具就是至关重要的。
要是有了重载马车,官军随军行动的火炮就可以更重更大,火力也会更强,而且官军的后勤能力也会提升。
同样的,对于经济,重载马车也有极大的好处,可以实现大宗物资的快速运输,方便货物的流通,对于朝廷来说,显然是一件好事,所以朱载坖要文思院研制重载马车。
除了重载马车之外,朱载坖现在关心就是开花弹和线膛火铳、短管火铳的进展,线膛火铳和短管火铳进度很快,因为这两件技术上都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