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小说坊>历史军事>大明之五好青年> 第五二三章 策反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五二三章 策反(3 / 4)

守。

而且他还有别的招。

“你们都是什么出身?”

杨信站在那些投降的团练面前说道。

后者的确受优待。

受伤的都得到医治,剩下的都蹲在那里守着一口口大锅,锅里煮着看似猪食,但却充满浓郁香料气味的咸饭,杨都督就喜欢用这种东西来喂养他的士兵。

米。

鱼罐头。

菜。

现在又加上蝗虫粉。

所有这些倒进大锅,煮的稀烂然后一人一碗抱着碗吸,每到开饭时候那声音恍如养猪场,但这东西却是士兵们最爱的,有米有肉,盐分足香料足甚至还加糖,这全是他们过去视为奢侈品的啊!

现在这些降兵也一样。

他们多少有些畏惧地看着杨都督。

“都坐下,我就是来跟你们聊聊家常而已,我就是很奇怪,要说昭义市目前是什么样子,你们这些人不会不知道的,上次我到这一带救灾时候你们也都知道我是什么人,那我就很奇怪了,你们为何为那些地主老爷阻挡我呢?

别说你们都是地主。

你们要是地主,也不至于干这种卖命的活。

若我猜的不错,你们中一大部分得是地主的佃户吧?

你们就不想分田?”

杨信说道。

他又开始蛊惑人心了。

“回侯爷,小的是族长找的,小的是织户,靠纺纱为生,家里没有田地,就靠买棉花纺纱卖纱吃饭,族长说来当兵不但比我纺纱赚的多,而且还能光宗耀祖。”

一个降军小心翼翼地说道。

“那这些年你赚了多少军饷?”

杨信说道。

“回侯爷,小的当了两年,一共赚了七十二两,但因为做错事,又被罚了五两,还剩下六十七两。”

那人说道。

“那你日子过得该不错啊!”

杨信说道。

“回侯爷,也就是能让一家吃饱饭罢了,家里女人带着小孩在纺纱,这两年棉花价格涨了不少,布价却被广东布压得涨不上,纺纱没赚到钱。虽说粮价靠侯爷压着,灾荒年间也没涨太多,但一个女人三个孩子,这两年吃饭也不少,还得交税,还得交各种捐,就是给九千岁修生祠,小的们也都是得交一份捐的。

算算其实也剩不下。”

那人说道。

“那你们呢?”

杨信问剩下那些。

“回侯爷,小的是佃户,一家人种了二十亩地,但因为是同族的,都是些好的水田,小的兄弟俩,族长说不出一个当兵,那就用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