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。”
“刘总,”一个年轻销售举起手,“如果客户问我们为什么选择巴西,该怎么回答?”
刘好仃想了想,笑着说:“你就说,因为我们相信你们。”
台下一阵笑声,但也多了几分底气。
“记住,海外市场不是靠数据堆出来的,是靠人去建立联系的。”他说,“我们要做的,不是复制成功,而是创造新的可能。”
夜色渐深,培训室的灯光依旧亮着。窗外,远处的玻璃厂灯火通明,像一片不眠的星海。
回到办公室,刘好仃打开电脑,把当天的会议记录整理了一遍。然后他拿起笔,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字:
“真正的准备,不是万无一失,而是留有余地。”
他靠在椅背上,望着天花板出神。耳边仿佛又响起白天那只猫轻踏地面的脚步声,还有小王最后那个关于信任的问题。
“四个角,飞得稳。”他喃喃自语。
窗外,晚风拂过厂区的旗帜,猎猎作响。
他关掉灯,站起身,走出办公室。
走廊尽头,一个身影正站在窗边,手里拿着一杯咖啡。
“还没走?”刘好仃走近。
“刚忙完。”那人回头,是市场部的小李。
“怎么,还在想手册的事儿?”
“嗯。”小李点点头,“我刚才改完巴西部分,突然想到——如果我们能在手册里加一些‘文化对比’的板块,会不会更容易理解?”
刘好仃愣了一下,随即笑了:“你小子,越来越有想法了。”
小李不好意思地挠挠头:“就是随便想想。”
“不,这个建议很好。”刘好仃认真地说,“不只是巴西,每个市场都应该有一个‘文化对照页’,让读者能快速找到差异点。”
“那……我今晚就试试?”
“行啊。”刘好仃拍拍他的肩膀,“不过别熬太晚,明天还得继续。”
“明白。”
刘好仃转身离开,脚步声渐渐远去。
而身后,那盏窗边的灯,依然亮着。
就像即将启程的某个远方,等待着被点亮。
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厂打工记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