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小说坊>都市言情>深圳玻璃厂打工记> 第566集:本土化策略深入实施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566集:本土化策略深入实施(2 / 4)

议结束时,太阳已经西斜,阳光从窗户斜照进来,在地板上拉出一道金色的线。

小张伸了个懒腰:“刘哥,你说我们这算不算‘文化化妆’?”

“不是化妆。”刘好仃笑了,“是‘换装’。”

阿芳也笑:“换装是为了出门,不是为了躲起来。”

接下来的几天,整个团队都进入了“换装”状态。

阿芳带着设计组开始调整宣传物料,根据不同国家的偏好重新设计配色和文案。小张负责协调各国的本地团队,收集他们的反馈。

刘好仃则一头扎进了资料堆里,翻看之前文化交流活动的照片、留言和视频。他发现德国同事对玻璃工艺的传统技法特别感兴趣,还在视频里问过能不能现场展示。

“这可能是个突破口。”他在会议上提出来,“我们可以围绕传统工艺,做一系列文化宣传,比如制作工艺视频、邀请当地员工体验。”

“体验?”小张一愣,“你是说让他们亲手做玻璃?”

“对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就像我们之前让他们画画、磨杯子一样,让他们亲身参与。”

阿芳兴奋了:“那我们可以搞个‘玻璃工艺体验日’,每个国家轮流来,现场教学。”

“这个好。”小张开始敲键盘,“我可以联系德国那边,问问他们有没有兴趣。”

“不过得先培训一下咱们的人。”刘好仃补充,“不能光靠视频,得有人教。”

“我去。”阿芳自告奋勇,“我上个月刚学了吹玻璃,虽然吹出来的杯子歪得像被猫踩过,但好歹能吹出来。”

“你那叫‘猫踩杯’。”小张笑。

“你懂什么?”阿芳翻白眼,“那叫‘个性定制’。”

刘好仃没参与争论,只是继续整理资料。他发现巴西那边对“热情”元素的反馈特别好,尤其是那次“咖啡与玻璃”主题日之后,他们主动发来了一段视频,是他们那边的员工在工厂里跳舞,背景音乐是桑巴。

“我们可以把这种热情融入到企业文化表达里。”他在会上说,“比如在巴西的宣传视频里,加入音乐和舞蹈元素,让企业文化显得更有活力。”

“这会不会太夸张了?”小张有点担心。

“不会。”刘好仃摇头,“我们不是为了夸张,而是为了贴近他们的文化习惯。”

阿芳点头:“就像我们跟德国讲效率,跟巴西讲热情,跟日本讲细节,都是为了让他们觉得我们是‘自己人’。”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“文化认同。”小张若有所思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